都说每一位建筑设计师是赋予建筑以旺盛生命力的创造者和启迪者。而眼前蓄着长发、持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香港建筑师Nelson Tam(谭善隆)先生却说:拥有一颗平常心,让平常好建筑可以永恒。中国地产设计网有幸再一次与维思平建筑的执行主设计师谭先生促膝而谈。

2002年在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后,谭先生便投身到了他最热爱的建筑设计事业中。8年后因为缘分让这位源于香港的建筑师投身并扎根在了偌大的北京,而维思平建筑正是给予他施展才华的最好舞台。

 

中国地产设计网:您曾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就职于很多不同的设计事务所,也曾在大学里任教,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又回到了中国?您选择维思平有什么故事可以分享吗?

Nelson Tam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更是我人生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我的启蒙老师是一位定居在香港的瑞士人,他曾带给我很多在建筑领域里的启迪,这些令我非常着迷。我十分希望去瑞士真实地感受当地建筑师的创意和灵感。带着这样一颗初心我来到了瑞士的ETH STUDIO BASEL(巴塞尔工作室)任教,同时也在建筑事务所工作。在这期间我非常巧合地遇到了一个来自南京的项目,此时中国的建筑设计也正大蓬勃发展,很自然我便在考虑也许应该回到国内来发展,这样就可以非常直接的去解决国内项目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说,遇见维思平也是一种缘分,后来,由于机缘巧合维思平建筑的创始人吴钢先生来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和我并肩工作。我们在大学里共同交流和互动,互相信任和协助。就这样在2010年我正式加入了维思平建筑设计,从此开始了我的“维思平生涯“。

 

中国地产设计网:能分享一下您在国外做设计和在国内做设计的感受吗?做了那么多的项目,也积累了那么多丰富的经验,请推荐1个您个人比较满意的作品。

Nelson Tam:建筑物本身可以反映社会的状态,从一个建筑物的管理可以让人们充分了解当时社会的文明程度、组织程度和技术程度。用维思平的语言来说,一个建筑作品代表着“此时此刻的状态”,此时此地的文化和气质都会通过建筑作品流露和表达出来,所以在中国所做的项目必须符合当下的社会条件和情况。

谈到比较满意的作品我想用“下一个”来回答。可以说在设计师的心中每一个建筑设计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我们在设计时都会倾注许多的情感,但影响成果的因素有很多,所以,我希望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个。

 

中国地产设计网:我们看到维思平也是较早涉足产业园与总部办公的设计机构之一,北京百度科技园、杭州支付宝大厦等都是非常知名的项目,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维思平在设计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

Nelson Tam:确实维思平建筑设计参与了许多不同产业类型的项目,包括产业园区、总部办公、厂房改造、创客空间等。我记得我们曾为西门子北京总部设计时专门建立了一系列的标准,通过这些标准维思平对办公设计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沟通方面我们也十分希望客户可以参与项目的整个过程,并且从客户的角度进行互动和沟通,去挖掘客户使用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引导他们从理性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认为:每一位客户和他们的需求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换位思考”就会显得非常重要,我想这才是维思平在设计方面真实的心情。

 

中国地产设计网:现如今,整个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也成为不争的事实,产业地产也正处在一个非常“纠结“的时期。作为建筑设计从业者,您对产业地产发展有什么期望,维思平在其中又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Nelson Tam记得在两年前维思平就意识到市场的变化,那时我们就开始做了一些部署,“整合和延长整个产业链”是目前最能表达维思平发展方向的词汇。详细来说,也就是“从未知到落实、从投入到回报、从概念到成品”。所谓“从未知到落实”是指从产业政策的角度去引导客户;“从投入到回报”——我们知道产业地产最令人纠结之处在于处于转型的业主无法用传统房地产开发的模式去对待产业地产的运营模式等,所以投入如何得到回报就变得极为重要;“从概念到成品”即从建筑规划、单体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多方面问题通过维思平的一站式的服务平台来解决,这也是未来维思平将要在产业地产这个领域走的更长更远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地产设计网:您本人对维思平一定有着很深的感情,请您谈谈维思平的企业文化。您对未来的维思平人又有什么样的寄语和期望?您对维思平又会有什么样的期望?

Nelson Tam维思平有一个信仰,也是创始人吴钢先生非常推崇的理念——平常好建筑。或许建筑作品的外观并不起眼,但对使用者来说却又不可或缺。她就好比电影里的绿叶,平凡却又重要。维思平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希望通过优秀的设计作品造福社会和百姓,希望平常好建筑可以永存。

维思平也期待更多热爱建筑的同仁和同学,除了要让作品更炫耀夺目,更需要多多关注日常生活中非常寻常的功能:也许它只是家门口的地铁口,抑或只是一个小小的公交车站……这些空间虽然并不起眼但却是构成整个城市生活环境必不可少的部分。拥有一颗平常心,坚持做“平常好建筑”,打造更多适合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又为社会所需求的好建筑,这不仅是一个作品,而是对使用者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和回报。